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20/7/23 10:07:22
让公平正义提速增效可感可触
甘肃法院强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服体系建设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微信办案太方便了,不用大老远跑一趟就解决了问题。”当事人李某高兴地说。
前不久,甘肃省徽县人民法院成功运用微信调解了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得到当事人一致称赞。
自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徽县法院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广泛适用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指尖化”服务,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一年来,甘肃各级法院以平台深度运用为抓手,以系统共连、服务共享为支撑,切实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化解矛盾纠纷、彰显法院形象的“口碑工程”,快捷高效的多元解纷举措令群众交口称赞,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更是让群众拍手叫好。
法官联系点“一点多效”
6月18日,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村民鲜某来到双湾法庭法官联系点,向法官诉说了他的遭遇。
原来,2015年鲜某带领4位村民在周某处务工,活干完后,周某只付了一部分费用,剩余的部分打了个欠条便失去了联系。
接待法官了解到鲜某的情况后,立即前往武威寻找当事人周某。通过走访邻居及亲属,终于与周某取得联系,在法官耐心释法说理下,两天后,周某付清了拖欠鲜某的劳务费1万余元。
2019年10月,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所辖139个行政村、33个社区设立过滤分流、内引外联、引导调解、诉讼服务、诉调对接“五种功能”衔接的法官联系点,构建了覆盖乡村社区的多元解纷网络,走出一条审判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司法职责与社会职责共担、执法办案与法治维稳相结合的“一点多效”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
法官联系点由金昌中院牵头抓总,县区设立实施办公室,基层法庭设立工作站,村社设立联系点。全市67名联系法官与所联系的乡村社区建立了工作微信群,全天候服务人民群众。
法官联系点工作站还建立了网上服务平台,全方位提供网上立案、委托送达、法律求助、指导调解、纠纷化解等服务。
自设立法官联系点以来,联系法官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400余件,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
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来,甘肃各级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切实发挥了司法在市域治理中的“链条效应”,全省各级法院受案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漏斗式”过滤高效解纷
张掖市民张某曾给邻居巨某借款两万元,但巨某生意失败,无法及时偿还。5月21日,张某将巨某诉至甘州区人民法院。
由于案件标的额较小,双方对事实也无争议,诉讼服务中心将该案分流至速裁团队。5月27日,在甘州区法院聘请的特邀调解员黄钰才的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案从立案至调解成功,仅用时6天。
甘州区法院是全省案多人少矛盾最为突出的基层法院之一,近年来,年均收案数量超过2.8万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量超过400件。
面对案多人少困境,甘州区法院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为契机,着力完善“分调裁审”配套体系,通过“三次分流”的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自2019年以来,甘州区法院推动20类共6720件民商事矛盾纠纷在诉前向甘州区综治中心分流,由甘州区三级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各类纠纷1130件,实现了诉源治理和诉调对接“双轮驱动”,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的现象成为历史。
同时,两个律师调解室、两个特色调解室和8个专业化调解室也建设成立,推动了交警、劳动监察等部门参与纠纷化解,速裁团队3名员额法官带领72名特邀调解员快速化解简单民商事案件4112件,使大量简单民商事案件通过审前调解和民商事速裁快速化解。
据统计,去年6月以来,全省法院共对接调解组织3267个,聘请特邀调解员3715名,诉前委派调解案件22594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26046件,速裁快审37924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多点共治、分层过滤的“漏斗”效应,形成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快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渠道。
“民事直说会”共商民事
“现在电信诈骗多发,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务工时要及时结算,切记索要凭证。”
“有意见、有问题就及时联系特邀调解员。”
7月10日,又是两当“民事直说日”,两当县人民法院的12名员额法官分别来到所帮扶的兴化乡各村和基层法庭辖区,按时列席“民事直说会”,与村民一起说农事、话产业、言发展,征求意见建议,普及法律知识,坐班化解矛盾纠纷。
两当县法院立足县域工作实际,将“民事直说”作为法院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每月的10号作为固定“说事日”,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疑难问题,形成了“有事大家‘说’、民事共同‘议’、事定马上‘办’、办事全程‘督’、好坏大家‘评’”的一套完整体系,拓展紧密联系群众的解纷渠道。
截至目前,两当县法院诉前化解“民事直说”相关矛盾纠纷150余件,占年受理案件总量的40%以上,全院讼诉案件受理数下降17.9%。
同时,两当县法院将深化诉源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为所帮扶的兴化乡各村派出一名员额法官任法治指导员,并为全乡及各村聘请特邀调解员,全力打造“无诉讼村”。
甘肃各级法院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借鉴“枫桥经验”,立足“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精髓,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解纷优势。
“指尖上诉讼”便民利民
“不用上法院,手机上就能申请司法确认,真是很方便!”1月31日,秦安县人民法院在线办理了一起司法确认案件,法院调解平台切实解决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配备的自助立案终端,引导诉讼群众自助立案;配备诉讼和执行风险评估自助终端,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评估问卷,引导当事人降低诉讼风险;配备智能诉状自助终端,通过人工智能引导当事人打印自动生成的诉状……
这样的便捷,得益于甘肃法院全力打造的立体化、零距离、全方位的诉讼服务格局,为当事人提供多元解纷、登记立案、分调裁审、审判执行辅助、涉诉信访、普法宣传等全方位服务,实现了由立案窗口服务向诉讼服务全程服务的功能转型。
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作为诉讼服务发展新动能,甘肃法院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覆盖全省113家法院的“慧审云”平台,助推形成以电子诉讼服务为核心,贯穿“厅、网、线、巡”于一体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以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捷化服务,生动诠释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的服务新理念。
截至目前,全省移动微法院注册认证人数超过15000多人、立案申请超过22000多件,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减少1.64天,执行案件平均用时减少2.28天,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全省113家法院全部开通上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调解组织1042个、调解员2729名,群众可足不出户无缝衔接诉讼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