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6/16 15:40:32
法官的沟通艺术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刘善霞
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赢得当事人信任,顺利实现案结事了,消除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在基层法院,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是民商事案件,如何有效提高案件的调撤率和一审服判息诉率,提升当事人的满意率,切实增强司法公信力,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呢?
要与人为善,建立沟通基础。管子说:“善人者,人亦善之。”善良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学问,沟通应当以善良为出发点。当事人到法院后,对案件处理结果不确定,内心也有些忐忑,他们会在受夸奖后获得认同感,存在感。应努力减轻当事人对法官的抵触情绪,卸下他们的心里包袱,沟通时可策略、适度地赞扬他们。夸人要讲究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夸人是个技术活,最好的涵养是说话要让人舒服,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你个人受欢迎的程度。与当事人沟通好了,在某种意义上,你承办的案件有可能由开庭审理变为庭前和解,也有可能由上诉上访变成息诉罢访。
要察言观色,调整沟通方式。诉讼参与人主动找我们,是希望他们的观点获得法官的认同,法官接待时应通过察言观色迅速获得他们的信任。如果上来就拒绝、制止他们,对他们作否定性评价,只会加剧隔阂或导致他们对法官产生合理怀疑。
随着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相由心生,有的当事人慈眉善目,肯定好交流;有的人谦卑,给他礼遇,他会用善良、诚实回报我们;有的对人心存戒备,就要多征询他的意见,摸透他的价值取向及诉讼预期;有的人傲慢,可以冷处理,等到他的傲慢情绪无处释放时,热情接待他,他在无所适从中会收敛锋芒,自觉启动“好人模式”;还有的人一脸的怒气,此时应把他礼遇到一个至善之人的高度,赞美他、挖掘他的优点,逼着他向好人堆里“站”;有的当事人,说话刁钻、刻薄,接待时要用耐心和诚意打动他,以消解他的疑惑。
要学会倾听,注重利益平衡。接待当事人,耐着性子倾听,是法官的必修课,听当事人倾诉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在家事审判中尤为重要。离婚、共有、继承、析产等等家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一般没有对错之分,该类案件处理时多半要进行情绪安抚和利益平衡。这类案件的当事人普遍有倾诉意愿,所以接待时要让他说,遇到有针对性的地方给他“点”上一句。他说够了,情绪得到了排解和释放,也就从心里认为法官已清楚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审判时会充分考虑他的意见,或者至少自己不会因没“说”到位而处于劣势,这种“心满意足”,可以缓解他在庭审中要拼命“诉说”的“症状”。这样,庭下掌握案情,可实现庭审中的精准发问,及时找到矛盾的症结所在,确定利益平衡点,快速审结案件。
要胸襟宽广,避免情绪波动。作为基层法官,每年审理的案件多达四五百件,接触的当事人数以千计,这其中不乏个别心存偏见、素质不高的人,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具有宽阔的胸怀。当发现自己情绪出现波动时,要尽快平和自己的心态,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责任,不与当事人争高低,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寻求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对于个别心存疑虑的当事人,先与他们拉家常,推心置腹地谈心,然后再引入正题;对于情绪冲动、急躁易怒的当事人,切忌不能以怒制怒,先要和风细雨倾心交谈,正确疏导,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切入正题。当然,对个别无理取闹者,在教育规劝无效的情况下,应依法果断采取法律手段,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7-05/19/content_12564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