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3/15 12:14:59
立于潮头,方知风急浪高。登临险峰,才见前路艰辛。
筑梦之路绝非坦途。“中国号”巨轮面对的风险挑战、困难险阻前所未有。
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如山。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字字千钧。
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确保中央各项政令落地生根,确保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党和国家建设各层次领域向着法治化不断推进。
应法之义,改革蹚过一个个“深水区”,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一系列改革在法治下破题、在法治下推进,从先行先试的探索试验,到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化道路,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生发出源源动力。
循法而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更加感召人心——
健全重大扶贫政策和重点项目的合法性审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法律救济途径;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打通扶贫资金到达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深深的法治足印,践行着“言必信、行必果”的铿锵誓言。
持法为刃,铸就扞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正义之剑——
制定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依法惩处颠覆国家政权犯罪,以公开审判的方式正面回击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图谋……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这是法治中国无处不在的烙印,也是法治中国始终高扬的旗帜。
今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两高报告中,两组数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新选任人民监督员15903名。改革以来,人民监督员已监督案件5474件。
全国22万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06.3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77.2%。
“人民参与司法的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多样,让老百姓感到法治就在身边,这就是我们国家法治不断进步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深有感触地说。
“依法治国绘就‘法治中国’新蓝图,将极大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提高法制体系透明度,确保法律法规实施。”欧洲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如是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开辟人类法治文明新天地
苏州,金鸡湖畔,春风又绿江南岸。
10个月前,“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此举行,13个国家的大法官齐聚一堂,共话“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司法”。
习近平主席为会议致贺信并提出希望:深化司法交流合作,加强沟通互鉴,携手应对挑战,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纠纷,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法治,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融通中外的桥梁。
无论是访问英国议会,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还是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都会向世界阐释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和实践,分享中国的法治之“道”。
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驶上“快车道”,令世界瞩目、惊叹。
“在地球的另一端,勤奋的中国同行已经对司法赋予了新的涵义。”拉脱维亚最高法院院长伊瓦尔斯·比奇克维奇斯说。
参与国际反腐败司法协作,参与打击环境犯罪、打击非法赌球等一系列国际性重大专项行动,成绩斐然;承担5年为各国培训2000名维和人员的重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首次由中国人担任……中国正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站上世界法治舞台。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在世界经济踟躇不前,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以上,稳居全球第一,继续扮演全球经济“稳定之锚”的角色。
国外媒体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因法治水平的上升而获得更顺利、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惠及世界。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世界东方,前行中的法治中国,正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这伟力,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明辨大势的战略胸怀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执政风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还是治党治国治军,都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来贯彻……
这伟力,来自不断厚植的法治文化和法治信仰——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法治中国新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二字清晰呈现。“七五”普法规划作出部署: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中办国办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蓝图铺开,宏图已展。长风万里,斩涛破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引领中国开辟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法治文明之路。沿着这条道路砥砺前进,中华民族一定能抵达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于涛 叶前 李鲲 郑良 仇逸 许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