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十周年回眸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1/12/2 12:46:22
        字号:A A    颜色:

        向着安全文明交通的目标奋力前行

        “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十周年回眸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时光的列车,又一次驶进仲冬的站台。


        一年一度的时间脚注,总与特殊的意义紧紧相连——自201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已走过十年历程。


        十年砥砺奋进,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不懈努力,抓源头治理、规范执法,强基固本;抓科技驱动、精细管理,以实干守安全护民生。十年文化浸润,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努力,如春风化雨,浇筑交通安全文化灵魂,丰富文化传播载体,让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从单一主题,生发出绚烂的交通文化内涵,见证现代公民交通安全意识成风化人,擘画社会文明蔚然新貌。


        良法善治筑牢保障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人车路大发展的十年。


        数据为证——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机动车保有量是10年前的1.76倍;机动车驾驶人4.7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42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数量是10年前的近2.05倍。公路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旅游出行升温,各类风险隐患交织聚集、叠加碰撞,“两客一危”、隧道、恶劣天气以及校车安全事故风险不容忽视。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顶层设计,以法治手段强化路权规则意识,以精细治理压缩道路交通要素安全风险隐患空间。正是我国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


        2014年的“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2015年的“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2017年的“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今年的“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四年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都围绕“法”字来叙事,弘扬“法”的精神,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醉驾行为定罪标准、从重处罚的情形和拒绝、阻碍调查取证等行为的处理。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公安交管部门重拳打击酒驾,回应百姓期盼,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治理主要问题,成为法治中国之法治样本。今年是“醉驾入刑”十周年,“醉驾入刑”获得普遍认同,“酒后拒驾”成为广泛社会共识,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十年间减少了2万余起,使上万家庭免于破碎、致贫。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


        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全面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对较大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只追究驾驶人的责任,而是向间接原因、管理责任延伸。


        2020年4月,“减量控大”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国展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要求不仅“控大”,还要“减量”。控制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交通事故死亡总量,从源头治起、从细处抓起、从短板补起,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2018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2020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正是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回到“以人为本”的定位上去思考公众对路畅人平安的具象期待和朴素愿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陆续推出了69项改革措施,扎实推进“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交管服务更优质,群众办事更简捷,窗口改革惠及9亿多人次,互联网服务惠及33亿人次,为群众企业减少办事成本800多亿元。实行减证便民、异地通办,累计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30亿份,9000多万群众享受到跨省异地考试、车检、补换证等便利;推进协同共治、少跑快办,全国2.3万个汽车销售交易企业、1.2万家邮政网点代办车驾管业务,90%的县市可以办理小型汽车登记,方便城乡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创新线上服务、掌上可办,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全面开通网上约考、补换牌证等31项网上业务,交管互联网用户超过4.31亿,实现交管服务“零距离”。


        今年5月,公安部再推“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涵盖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通事故证据网上查询、缓解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停车供需不平衡等多个方面,既包括便民措施,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关键小事”,也包括定制化服务精准落地等,保障各种群体共享改革红利。


        今年10月20日起,公安部交管局迅速部署在全国110个城市第二批推广实施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已覆盖200个城市,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5000余万名驾驶人成功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科技驱动臻善管理


        当下,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融入个人生活、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交通管理正是新技术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阵地。


        以科技为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顺应科技革命浪潮,推进科技兴警,大到高精尖的装备,小到“微创新”等公安创新成果推广,借助科技的力量,用数据“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更加智能、更有温度。


        浙江杭州、陕西西安等地将大数据作为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引擎和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启动“城市大脑”建设规划,开启通过中枢系统的数据融通,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


        面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潮汐式”交通流日趋明显的挑战,福建泉州交警依托科技赋能,对交通堵点难点深度分析,优化不规则路口的交通组织,探索“停车换乘”接驳模式,优化文旅核心区交通模式,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为解决机动车查验业务供需矛盾,南京、南宁、深圳、苏州、柳州等地试点“机器换人”,开展查验机器人实战应用测试,开创机动车登记管理服务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要完善基础设施支撑,更要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让“宣传橱窗竖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互联网络联起来”“手机微信发起来”“广场电影放起来”“小手大手拉起来”“枕边暖风吹起来”,让交通安全春风化雨,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经过全国公安交警、媒体机构、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孜孜求索,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将会更加响亮、影响更为深远,持续推动全体交通参与者在态度上崇尚规则,在行为上遵规礼让,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以守法明礼、安全文明的交通安全核心价值观和向上向善、自觉自发的全民交通安全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