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陇西县文峰镇采取“333”措施,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

        来源:文峰镇综治中心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2/3/8 9:56:25
        字号:A A    颜色:


        陇西县文峰镇采取“突出三个到位、做到三个靠前、建立三项机制”措施,结合“转变作风、追赶进位”工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全镇累计走访18074户,排查重点场所395所(处),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41起,调处41起,调处率100%。


        一、突出“三个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把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与作风建设“十大行动”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责任落实到位,落实镇党委书记、镇长领导指导责任,政法委员直接责任,镇科级领导干部包村(社区)、驻村(社区)干部、帮扶干部“双包一访”责任,村(社区)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社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各村、社区都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集合调委会、工青妇等工作力量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保障工作到位,建立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设立群众接待室,40名金牌调解员入驻综治中心。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的人民调委会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全镇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33个,调解员达142人。建立各级网格802个,健全完善金牌调解员工作制度,“三化”工作、滚动排查、“135”、限期办结、领导包案、联动协作、个案备案、跟踪回访、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疏漏的大排查网络。


        二、做到“三个靠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领导指挥靠前,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全镇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靠前指挥,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决不回避矛盾,敷衍塞责。通过积极主动,抢前抓早,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干部工作靠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镇、村(社区)调委会第一道防线作用和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作用,紧紧围绕“七个突出”、“七类重点人员”扎实摸底,组织镇村社干部、政协委员、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员、网格员、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集中式、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化解,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矛盾排查横到边、竖到沿、底子清、情况明。宣传教育靠前,把矛盾纠纷调处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与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结合、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千名干部下基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加大法治宣传,延伸法治教育覆盖面,拓宽群众法治文化视野,推动普法教育的创新发展,在全镇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3条,电子屏幕宣传32条,开展法治讲座6场次,推送相关信息20余条。


        三、建立“三项机制”,完善排查化解网络


        建立排查化解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剖析问题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第一时间予以调处化解。对政策有规定、理应解决、也完全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力争尽快化解、全面化解,用心尽力把绝大多数问题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对情况比较复杂、难以立即化解的,认真研究,向当事人表明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态度,不护短、不推诿,力争早日化解,防止矛盾上行和激化。建立包案调处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加大信访化解力度,建立领导班子信访接访制度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对于信访积案落实领导包案制,逐一明确办理时限,按照“五包”要求,加大攻坚力度。对问题复杂、事关重大的复杂疑难信访案件,由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包案,对政策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尽快解决到位;对诉求合理但坚持过高要求的,在解决合理诉求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理顺情绪;对诉求不合理但确有实际困难的,综合采取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民间互助等多种方式帮助解决,努力使其息诉罢访;对坚持无理诉求并缠访、闹访的涉嫌违法人员,依法打击处理。目前,化解重点信访积案1件。建立考核查究机制,围绕“事要解决”这一目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签订排查化解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设定考核指标,层层量化工作责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着力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