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墓地具有象征性的人格意义,是后代追忆、祭奠已逝亲人的特定场所,承载着后人对先辈的特殊情感。近日,陇西县人民法院文峰人民法庭协同文峰镇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墓地占用林地引发的相邻关系纠纷。
案情回顾 2022年3月,张某到其母坟地扫墓时遇到了怪事,其母墓地旁凭空出现了一个土堆。经打听得知是同村村民王某因家庭不顺,便在该处为其父修缮一座“空灵”,为求家庭平安。张某找到王某讨要说法,王某认为修缮“空灵”的地址是自家祖坟的原址,为此双方互不相让、各持己见,张某便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 收案后,文峰法庭及时了解案情,联系当事人做诉前调解工作,但调解未果。同时法庭认为该案具有风俗与法律的重叠,情理与权益冲突的特殊性,主动与文峰镇综治中心联系,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案件推送到综治中心进行调解。调解员从法律规定、风土人情、公序良俗等多角度给当事人释法析理,找准双方利益的切合点,最终当事人互让互谅、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及时拆除“空灵”恢复林地。后经双方当事人申请予以司法确认。 法官寄语 墓地是我国民间传统概念,不具有产生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和依据,葬坟行为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得侵害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当墓地被他人恶意破坏或其他涉及墓地纠纷时,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故意毁坏他人坟墓的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年来,陇西法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探索创新 “走出去,请进来”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本案的成功化解是陇西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效果体现,是综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