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福建永安:让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5/9/10 17:04:03
        字号:A A    颜色:
        近日,由福建省永安市综治办、民政局、团市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永安市合适成年人兼社会调查员、观护员、帮教员工作培训会议在永安市公安局礼堂举行,来自该市各级共青团妇联组织、民政部门和关工委关爱工作团的61人参加了业务知识培训。成立合适成年人兼社会调查员、观护员、帮教员工作队伍,是永安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又一新举措。近年来,永安市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注重摸实情、出实招、重实效,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抓机制 重在实招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永安市各级各部门始终高度注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积极构建工作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会、半年召开一次交流研讨会,分析形势,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共商决策,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将联席会议与关工委关爱工作团联席会议同召开、同安排、同部署,吸收退休、退居二线的专业和热心青少年教育的老同志参加。充分调动、协调政法各部门、工青妇群团组织等相关单位和老同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3年来,联席会议先后就有关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工作达成共识,相关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永安市关于开展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实施意见》、《永安市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调查若干规定》等系列意见和方案。这些意见、规定都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和框架,结合永安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制定的,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同时,以关工委老同志牵头,每年召开关爱帮扶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工作案例研究活动,探讨特殊群体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特点、规律,共商做好工作的思路、方法与途径,不断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开展。
         
        抓教育 突出实效
         
        结合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实际,把住法制教育这一奠定人生根基的总枢纽,永安市利用各种时机、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拨正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航向。市综治办利用综治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骨干组成的讲师团对全市大中专、中小学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院、检察院、团市委等成员单位夯实预防帮教基础,开展“点对点”宣传教育,推动“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市公安局调整充实40名法制副校长,深入开展“所对校”普法活动。
         
        2012年以来,永安市还先后举办两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的创建活动。2014年,永安市委办、政府办联合印发《永安市创建全国青少年教育示范区和普法教育活动年实施方案》,市财政拨付专款40余万元,为各大中专、中小学购进2万余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组织全市41所学校、4万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由17名法律专业工作者和“五老”志愿者组成的普法教育宣讲团,配合各校法制副校长深入所有中小学,举办既有面对全体师生的普法讲座,又有针对女生自我保护等专题讲座。活动期间,开展普法宣讲168场次;组织观看动漫片《代号12348》和普法讲座,同时组织开展法治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和模拟法庭、消防演练、小交警等各类普法社会实践。有220篇优秀征文参加全市普法征文比赛,12379名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2014年8月,在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总结大会上,永安市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称号,37位教师、老同志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优秀铺导员”光荣称号。
         
        在开展校园普法教育的同时,政法各部门、社会各界还着力开展对问题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市检察院成立了女子未检科,严格把关未成年人起诉条件,探索试行暂缓起诉制度,对一些18至25周岁的在校犯罪嫌疑人进行暂缓起诉可行性评估,并设立单独的未成年档案存放处,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制度。市法院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少年审判平台,做好庭前、庭中、庭后的帮扶教育工作,完善社会调查报告、圆桌审判、心理干预等制度。认真做好未成年刑释解教人员的跟踪回访和安置帮教工作,建立高风险刑释解教人员档案。市关工委组织老同志与以特殊群体为重点的青少年结对,积极探索在涉少案件的预审、批捕、审判、矫正、帮教等全程跟踪的关爱服务机制。287位老同志以老年志愿者身份与失足青少年等结对,参与社区矫正帮教工作,到目前为止,无一例重新犯罪,获得良好效果。政法各部门、市关工委关爱工作团每年还深入闽西、清流、永安等监狱,对永安籍的服刑人员进行帮教和法律咨询,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法制教育,特殊青少年群体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未发生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抓阵地 注重实感
         
        一不搞形式,二不做表面文章,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关键处,实实在在做点事。几年来,永安市政法综治部门急党政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盼家长之所盼,广泛听取基层意见,想出了许多符合民意的好点子和符合实情的好办法。其中突出的是永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和法院开放日活动建设。
         
        依托永安市学生实践基地,由市综治办牵头,先后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500余平方米,集青少年法制教育、禁毒反邪教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道路交通法规宣传等4个专题展馆和模拟法庭为一体的永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基地通过生动翔实的具体案例、形象逼真的交通安全体验、庄严权威的模拟法庭,让学生在听、说、行、玩中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培植他们从小对法律的信仰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基地从2014年8月建成以来,先后接受38批2万余名学生接受教育。
         
        依托永安市法院少年审判平台,举办未成年人“心系成长路·共圆法制梦”法院开放日主题活动。2012年以来,坚持每年邀请200名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参观法院少年圆桌审判法庭、少年与家事审判联动中心、科技法庭、立案庭、文化展馆等场所。通过模拟少年法官审判工作情境、参加法院道德讲堂活动、观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审判组织、法台、法袍、法槌等常识,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爱法氛围。同时,参观法院心理减压中心,与心理咨询师、法官共同参与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失败、挫折时懂得如何减压、放松,健康地成长。
         
        抓关爱 结出实果
         
        永安市建立特殊青少年群体台账,把特殊群体青少年的调查摸底列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议题。每年年初组织各中小学校在每个新学年都对所在辖区(学校)的特殊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摸底。经梳理汇总、建档造册,把留守儿童、“特殊生”、“五失”青少年等对象名单,交付所在乡镇、街道,动员、组织所在地老同志、教师、村居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通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和关爱工作团联席会议平台,把关注、关爱特殊群体的青少年工作纳入成员单位各自工作计划,精心抓好落实。市妇联组织50个爱心妈妈,总工会建立6个职工中途驿站,团市委开展“手拉手”活动,燕南街道团委、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群团,发动组织老同志、青年干部、党员学生和教师与特殊青少年群体开展牵手结对或群体结对活动,进行亲情慰藉、学业辅导、义卖募捐等活动,都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出力。
         
        市法院、检察院人员组织30多名青年干警与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村子女占70%多的永安四中开展助学普法活动。每年为学生们送法律读本、开展法律讲座咨询,为40多名学困生辅导功课和100多人次困难学生捐款捐物等。市检察院制作的《以法托起七彩之梦》农民工子女自护教育课程,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七彩课堂”示范课程。活跃在民间的关爱活动团队也不断涌现。如永安市贡川镇以林廷[亘]为主的6名大学生村官,自2012年8月起在集凤村部为35名留守未成年人创办“梦想之家”。每晚和周末,他们为孩子们辅导学习、教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过集体生日等活动;组织参观地质公园、富有明清气息的古城墙、会清桥等贡堡文化遗址,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爱乡情感……近几年由永林集团职工黄攸雄牵头组建的“燕城爱心同盟”QQ群已发展到200多名社会各界群友,每月通过群网发布信息,组织开展以残疾、贫困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学习辅导、心灵慰藉、法律援助、爱心义卖和捐款捐物活动。
         
        “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关爱工作不是一两个人、一两个部门能完成的事情,只有全社会群策群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几年来,永安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着成绩。截至2014年底,永安市未成年人犯罪仅占犯罪总人数的2%左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任重道远,永安市将在探索中继续前行,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