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浙江:全力打造“智慧法院”获点赞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6/2/15 10:58:28
        字号:A A    颜色:
         
         
        2016年1月24至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杭州市召开。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陈国猛所作的法院工作报告,赞成票数创历史新高。
         
        代表们在审议报告时认为,2015年,浙江法院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履职,重视审判职能发挥,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打击违法犯罪、助推改革发展、保障民生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探索“互联网+审判”改革
         
        2015年,浙江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34.4万件,审执结127.2万件,收结案数均为全国第二,分别上升18.1%和13.7%;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218件,是全国平均数的2.2倍,居全国第一;上诉率为7.1%,二审改判发回率为6.8%,生效裁判息诉率为99%。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国法院前列。
         
        全省法院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及互联网+审判模式,网上法庭、“审务云”平台、电子阅卷……通过信息化手段,在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方便当事人诉讼方面获得了业内外频频点赞。
         
        与阿里巴巴、腾讯达成科技合作协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用户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智慧法院”,使审判运行方式既方便群众诉讼,又方便法官办案和审判管理。积极推进庭审记录改革,试行以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庭审笔录案件12.8万件,明显提升了庭审质量和效率。
         
        开发“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为全省124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1.5万余名律师提供网上全流程诉讼服务。推广网上案款缴退费系统,方便当事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等便捷的新渠道及时缴退诉讼费、兑付执行款。开发远程电子诉讼档案查阅系统,为当事人、律师提供异地就近自助查阅案卷服务9700人次,免除了他们的奔波劳顿。
         
        “在司法行业工作20多年,看到这份报告,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政法干警依法履职的能力变强了!”省人大代表、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许惠春说,这种能力的增强,离不开“互联网+”。2015年,浙江法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审判”改革,浙江高院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电子商务法庭,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司法领域的大数据服务体系,搭建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集网络、阳光、智能为一体的“智慧法院”。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元素,让许惠春觉得,现在司法和互联网已密不可分了,“我觉得,‘互联网+’会变成‘互联网融’,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单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简单地去叠加,而是把司法和互联网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共同体”。
         
        不断深化阳光司法
         
        浙江高院依托一体化公开、一站式服务的“浙江法院公开网”,在全国率先推出微信查询法院诉讼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的“三大平台”建设。
         
        “‘三大平台建设’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带来很多便利。”省律协会长郑金都说,要保护当事人权益,中间涉及很多细节问题。以往,律师和当事人经常费尽周折才能找对人,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就行。
         
        浙江法院坚持“公开网拍优先”,推广网拍房产按揭贷款,99.8%的涉讼资产通过淘宝网公开拍卖,全年成交1.6万件,总成交额355亿元,成交率达90.1%,平均溢价率为39.2%,比传统委托拍卖方式分别提高了14%和1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7亿元,网拍改革成为全国法院的标杆。同时扩大裁判文书上网范围,公布裁判文书165万份,居全国法院首位。
         
        连续三年委托中国社科院对全省法院开展阳光司法指数测评,在中国2015年度司法透明指数评估报告中,浙江高院、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分列全国高院、中院和海事法院榜首。
         
        “浙江法院的司法公开确实做得很好。”刚听完报告,省人大代表、浙江现代阳光律师事务所主任冯秀勤说,法院推行“阳光司法”,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由此赢得民众对于司法的理解和信赖,从而提升司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公开、公平、公正,不但省了大笔佣金,还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冯秀勤说,现在,浙江的执业律师和案件当事人,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时不时拿出手机,打开微信,输入案件号,查询之后,和案件相关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而这和今年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平台建设”是分不开的。
         
        解决案多人少需要顶层设计
         
        “2015年,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218件。”在讨论省高院工作报告时,多位省人大代表都为数字背后的基层法院现实情况焦心。
         
        省人大代表吴晓说:“这个数据是全国平均数的2.2倍,居全国第一。”可见浙江一线法官工作多么繁重,压力之大。
         
        吴晓的话题,引发多位代表共鸣。省人大代表张宏伟说,浙江的案件总量极大,2015年收结案数均为全国第二,相比上年是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在增加。一线法官队伍人手严重不足。“‘5+2’‘白加黑’成为基层法院常态。”张宏伟说。
         
        “即便这样,仍然忙不过来,有大量的案件不能结案。”省人大代表李旺荣接过话说,“据我所知,许多基层法院的法官手上都积压着上百个案子。”不少代表还担心,在如此高的收积案压力下工作,会不会影响法官结案的质量,能不能确保让每一个案件当事人都能在案件处理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一些代表认为,人手越少,工作压力越大,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使基层司法生态日益严峻。要缓解基层法院的压力,需要顶层设计,人员编制向基层法院倾斜,还需重视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途径,发挥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作用。(余建华 孟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