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6/2/24 16:11:09
以“十个能力”的提升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使河北省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涉枪涉爆、食品药品、网上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分别上升130%、21%、5%;命案破案率提高到98.66%;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获刑事、治安案件数量分别上升到案件总数的70%和60%以上;接处警回访群众满意度上升到98%。
据了解,在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中,河北省公安厅成立了由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董仚生为组长的警务实战化建设领导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着力提升全省公安机关“十个能力”建设上,并逐一细化分解为35项具体任务,由厅情报中心、政治部等10个部门牵头,相关警种配合,分别成立推进小组,层层传导压力、夯实工作责任、件件抓好落实。
提升情报研判预警能力——出台情报工作总体规划;开展了重大事件预警防范系统“八库”基础信息采集会战,采集各类数据信息44万余条;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情报大比武,协破案件754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265名。
提升实战指挥能力——每天对全省勤务指挥平台产生的1万余条110警情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提高警情研判对实战防控的指导性;推广秦皇岛联勤指挥经验,制定下发了全省《联勤指挥机制》,规范情报研判、警情处置、同步上案、应急值守等工作流程;唐山、邯郸等地基层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全面铺开。
提升队伍动手能力——省公安厅将“体能达标和实战能力达标”作为必训指标,提高民警身体素质和实战技能。2015年8月上旬,省厅从全省调集15名实战教官,分3个小组深入到环秦警务站,教授查缉战术和实战技能,培训各站点700余人。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每日视频检查各地值班领导应急值守情况;对秦皇岛、唐山、保定等地12个警务站等组织了拉动演练;全面推行“网格化”巡控机制,全省设立了街面屯警点1006个。
提升实战训练能力——对300余名新警进行了首任培训;采取实战推演、彩弹对抗、模拟新闻发布会等方法,对全省251名县级公安机关政委、480名派出所所长进行了轮训;组织各警种业务培训34期,实战训练业务骨干3400余人;全年新增微课程225部,总量达到700部。
提升调查取证能力——省公安厅下发了《全面加强刑事侦查质量管理确保准确办案的意见》,从侦查工作规范、质量风险控制、刑警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出台了《全面推进现场勘查新机制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现场分级分类勘查制度。
提升合成作战能力——省公安厅出台了《打击刑事犯罪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机制》,日常由情报、刑侦、网侦、技侦、视频侦查等部门参与,每周定时进行情报和案件线索对接;战时由刑侦部门牵头发起,实现情报、指挥、作战的合成;情报平台、勤务指挥平台等“八种资源”已经全部接入数据中心。
提升舆情引导能力——省公安厅印发了《新闻发布工作规范》,初步解决了公安机关面对新闻采访时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的问题;宣传、网安部门强化舆情引导,妥善处置了多起重大舆情。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省公安厅出台了《建立警务危机谈判组织的意见》,全省建立了28组183人的危机谈判队伍;信访部门组织专人编写培训教材,培养信访教官,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省公安厅印发了《强化警务实战装备保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摸清基层装备情况和实战需求,落实配备标准,强化装备管理;市级公安机关全部建立了符合公安部标准的应急储备库;县级公安机关业务装备、单警装备和特警装备均已达标。(张建林 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