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6/7/21 9:36:23
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湖北村村民杜子龙15岁的女儿急需用身份证,和妻子远在异乡打工的他一个电话打给了村警季续飞。季续飞二话没说就放下手中的农活,带着孩子跑前跑后给她办理了身份证。
一块警务牌、一盏小红灯、一身警服、一张联系卡……在宁安市各村屯,村警早已成为了村民们最贴心的人。
宁安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4.6%。以该市第五派出所为例,所里共有9名民警,却要管理31个行政村、1.3万多户、3.4万多人口,民警们琐事缠身、分身乏术,难以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常常出现“案件牵着民警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加上原有村治保会作用不明显,社会治安问题较多。
2012年,宁安市公安局以农村治保力量为基础,组建了由村治保主任、返村大学生、复转军人等249人组成、遍布全市240个行政村的村警队伍。从此,人口调查、巡逻防控、矛盾调解、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的最前线,总是活跃着村警忙碌的身影。
2015年10月发生的多起入室盗窃案打破了宁安市海浪镇的宁静。“我们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后,立即向全体村警通报案情,利用微信群发出两名犯罪嫌疑人及车辆照片,全力开展巡逻防范。”海浪派出所所长耿长根介绍说,北山村村警吴金会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反馈了犯罪嫌疑人在该村实施盗窃被发现后向西逃窜的信息,海浪派出所与村警依据这一重要线索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村警”既是“警中之民”,也是“民中之警”。作为服务群众的办事员、打击犯罪的情报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巡逻防控的治安员和社情动态的信息员,村警充分利用“距离最近、关系最亲、情况最熟、反应最快、方法最活、效果最好”的特有优势,真正把公安机关所能提供的安全保护和社会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宁安市把警务室建到了村警家里,“有了这种居家式警务室,为村民服务就更方便了,不管啥时候,村民们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宁安市黄旗村村警陈钊说,就是这种家的感觉,让他和村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村警誓词”“村警格言”“选人用人五要五不要”“村警三字经”“三五八十村警工作法”……一个个针对村警设计出来的“金点子”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和勇气。“穿上这身警服就得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村民无小事,当初的誓言不断地萦绕在脑海,这警服穿一天,我就要坚守一天。”宁安市江南派出所四方村村警孙贵君这样说。
为了保证“村警”模式的长足发展,宁安市公安局对新上岗村警进行工作职责、警容仪表、巡逻防控、矛盾化解、信息收集、法律常识等一系列培训,规范了农村警务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建立了农村警务运行机制、村警工作保障机制、村警工作考评机制和村警选拔淘汰机制。
村警队伍建立以来,独立调解或者通过派出所及启动“三调联动”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93起,提供维稳信息和线索576条,提供各类破案线索1218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353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559件。(王增伟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