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上海浦东:助推法治社区建设 创建基层自治实践样本

        来源: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6/11/21 11:00:06
        字号:A A    颜色: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不出居民楼就能得到化解,这一切都有赖于扎根居民区的“楼组老娘舅”。日前,浦东新区“以楼组老娘舅助推法治社区创建”研讨会在东明路街道召开。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深入贯彻市委“1+6”文件精神,以“一个楼组发展一个老娘舅”为切入口,积极推动法治、自治、共治“三治融合”。那么楼组“老娘舅”在助推法治社区创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区治理?这些疑问都在研讨会上有了生动的解答。
         
        案例
         
        “楼组老娘舅”借民俗情与法化解“晦气”
         
        2015年8月15日的凌晨,“嘭”地一声巨响把凌兆路某号101室的李阿姨和老伴王叔叔从睡梦中惊醒。他俩呆了几秒后,立即冲向发出声响的天井。天井里居然躺着一个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老两口吓得退回到房间,颤抖着拨打了“110”。几分钟后,警察赶到,开始了一系列调查取证工作,随即,凌兆十一居委的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确认了坠落并已不幸身亡的是五楼住户,九十高龄的徐阿婆。居委干部表示,徐阿婆几年前就有老年痴呆病史。随后,派出所也出具调查证明,证实阿婆是失足掉下去的。可是,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楼李阿姨的子女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父母居住地,情绪也很激动,坚决要为父母讨公道,反对遗体从房间运出。他们表示,“人死在房子里比较晦气”,这套房子父母以后是没办法继续居住了,如果一定要从房间抬出去,除非五楼把房子买下来或者承担低价出售的差价部分,因为这套房子发生这种事以后是卖不出价钱的。
         
        六十出头的袁阿姨,是这栋楼的楼组老娘舅,平时非常热心关注整栋楼的事情,和李阿姨家也住对门,关系相处融洽。被出事的声音惊醒后,袁阿姨也第一时间来到李阿姨家。她对徐阿婆的离世表示难过,同时,她非常同情李阿姨家的遭遇,理解一楼的心情和想法。面对争吵的双方子女和天井里停放着的遗体,袁阿姨觉得这事一定不能硬着来。想到平日里跟小区里的老人接触很多,对世俗民风有许多了解,袁阿姨心里有了底。她与民警和居委干部谈了自己的想法:外人死在自家天井里,按习俗会认为是件“触霉头、晦气”的事,遗体还要从房间里穿过,以后身处房间就会有害怕感和心理阴影,这个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她建议,遗体不要从房间经过,能不能想办法直接从天井运出,这样―楼住户的感觉会好很多,为后期的协商做好铺垫。其次,遗体搬出后,五楼住户暂时帮助一楼老夫妻解决临时安身的地方,离开出事环境,缓一缓神,免得两位老人因为恐惧害怕引发身体疾病。同时,由五楼住户着手安排修复天井之事,适当改造一下,免得触景生情。最后,等一楼住户情绪稳定之后,组织双方调解,妥善解决好这个突发事件。
         
        袁阿姨的想法取得了各方认可,相关处理工作即时展开。在遗体搬离现场之后,袁阿姨就召集双方人员到居委开展调解协商。袁阿姨凭着积累的生活经验以及了解一楼夫妇的吃素信佛的宗教信仰,委婉地告诉一楼李阿姨家,按上海的风俗,90岁以上老人过世是喜丧,都按喜事来办的,况且老人也不是故意自杀,是患老年痴呆病失足掉下来的,所以不要认为是“晦气”事。况且,人只是掉在天井里,到时候在天井里做场法事超度一下,再把天井的格局调整一下,慢慢就会淡忘的。袁阿姨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让李阿姨夫妇终于软下心来,表示可以接受这个方案。最后,在居委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后,双方圆满解决了这起突发事件。
         
        成效显着
         
        “楼组老娘舅”一年化解矛盾逾千起
         
        随着居民维权意识增强、法治需求增加,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让社区干部疲于奔命,治理难度很大。从东明路街道的品牌调解工作室——红梅调解工作室延伸开来的“楼组老娘舅”则慢慢改变了这一现状。据介绍,东明路街道按居民需求,将社区内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根据其住所、意愿、年龄等形成“—人—档”,纳入“东明老娘舅志愿服务队伍数据库”,数据管理则依据就近便利原则、适当归并原则以及统筹使用原则甚至法律服务单元。目前,东明路街道近3000个楼组共编入2355名老娘舅,基本达到了全覆盖。这些“楼组老娘舅”中既有普通的热心居民也有法官、律师、调解员等不同类型的老娘舅。楼组老娘舅利用自己的属地优势和身份优势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通过上门了解、深入沟通,利用自己的调解经验和身份优势,第一时间进行调处。通过楼组老娘舅建设,推动法治、自治、共治“三治融合”。同时,不断挖掘社区法律人才,组建由社区法官、社区民警、社区检察官、社区律师,社区公证员组成的“五社队伍”,组织他们参与社区法治活动,服务楼组老娘舅的梯队建设,不断为社区法律服务输送新鲜血液。
         
        在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老娘舅骨干组成的“小区议事厅”,民主协商制定议事规则,有序引导和强化群众参政议政意识。如凌九小区因房龄老,机动车位储备不足,乱停车难停车现象严重,居民冲突不断。为此老娘舅议事厅协助居民区党支部召开议事会,引导居民参与方案建议和设定,最终决定拓宽道路增加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2015年以来,楼组老娘舅共上门走访1100余次,接待居民2000余次,调解各类邻里纠纷1670起,成为维护邻里和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居民区通过民主协商,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些能够有效指导小区公共治理的居民公约,包括拆违公约、养狗公约、助老公约等等,这些居民公约萌发于基层民主自治,在法律认可的空间内,对法律没有调整的事项,作出了创新性的合理规定,形成社区公约和法律互补的有益格局,培育了社区自由、平等、规则的共同文化。楼组老娘舅、红梅工作室、律师事务所等共治主体在日常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公约制定和矛盾化解过程中,正面宣传党论导向,帮助居民澄清认识误区,引导群众通过依法合理途径反映利益诉求。
         
        专家共话
         
        “楼组老娘舅”是法治上海的生动实践
         
        上海市法学会汤啸天教授表示,法治指导自治,引领走向共治,楼组老娘舅就在身边实现了从自娱自乐,到互助互乐,到共治同乐。“楼组老娘舅”推动基层协商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形成,是探索法治在基层治理落地,实现法治在基层生根开花的一个有效途径。
         
        对于“楼组老娘舅”发挥的作用,浦东新区司法局基层处处长张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干部,他认为,“楼组老娘舅”有三个明显的作用,一是解决矛盾,二是拓展工作,三是形成合力。作为一名负责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机关干部,他认为,东明的做法,一是培育了基层解纷的新机制,二是探索了公约和法律服务的新模式,三是创建了基层人民调解的新品牌。作为一名生活在东明的居民,他认为,生活在东明路街道,有楼组老娘舅在身边,增强了归属感、安全感和参与感。
         
        复旦大学顾丽梅教授指出:在基层治理中,公民的参与,以法治为基础,能推进自治与共治。“楼组老娘舅”等形成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对政府工作起到非常有效的补充。从中也可以看出合作意识和协商意识在基层社区中有很好的体现,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而是建立了一个健康积极的社区协调机制,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网络,按照公民需求来提供服务,从而推动基层民主。
         
        浦东干部学院李德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新乡贤,新治理。老娘舅成为新贤达,“三治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实现了美好家园的建设,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有机结合。二是坚持居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需求。三是创新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四是“三治融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社区居民提供无缝隙、全方位的服务。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指出,东明路街道以“楼组老娘舅”助推法治社区创建,是法治上海的一个生动实践,在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体化体系中,楼组老娘舅作为信息员、宣传员和调解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人民调解要思考如何转型发展。(陈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