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12/28 22:11:06
全民参与让平安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中山构建“平安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走向共同治理
2016年全省平安广东暨综治工作考评、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双第一”;2012年4月至今,5年多时间全市没发生过“医闹”事件;“全民禁毒”成功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连续5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3次蝉联全国综治平安最高奖项“长安杯”……
如此社会治理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近年来,中山坚持高位求进,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平安中山建设新目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动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着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平安共同体’,努力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这些努力和探索为当前中山新一轮大发展打下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基础。”广东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雷彪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五个转变找准平安建设方向
中山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大,打防管控难度大,刑事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警力不足、案多警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存在传统“重打轻防”工作思路未得到彻底扭转等现象。另一方面,群众对平安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期待少发案件少受侵害,现实状况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
中山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林国合介绍说,2012年,中山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提出全民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理念,破解平安建设系列难题,探索出一条以减少发案、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平安建设新路子,实现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平安。
据介绍,全民参与平安创建的核心在于理念上的“五个转变”。在工作重心上,从“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以防为主”转变;在工作主体上,从“主要靠公安抓治安”向“依靠全民参与治安”转变;在资金投入上,从“政府投入治安为主”向“全民投入治安”转变;在防控格局上,从“单项防控”向“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的立体化防控体系”转变;在工作机制上,从“运动式整治”向“建立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转变。
至此,中山构建了“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平安建设新格局。在新理念带动下,全民治火、全民禁毒、全民除“三害”、全民防“医闹”、全民创食安、全民交通等系列“平安”牌全民参与行动相继开展实施,不断从广度和深度拓展平安建设,成效越来越明显。
问题导向突破治安管理难题
多年来,医院“医闹”、场所“黄赌毒”、“三非”外国人等问题都是平安建设的重症顽疾,难以治理、容易反复,成为影响平安建设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此,中山市充分运用“全民治安”工作平台,发挥人民群众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全社会监管优势,破解了一批平安建设难题。
2012年4月,针对当时中山“医闹”频发问题,中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医闹,闹了谁?”全民大讨论,营造全社会反对“医闹”氛围。协调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开展“无医闹”城市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全市医院的安防标准100%达标。
与全国各地治安情况一样,文化娱乐场所“黄赌毒”是较为普遍、难以整治的问题。中山市自2013年年底推出“场所自律、部门联动、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异地查处、异地办案、顶格处理、一案一评、媒体曝光、责任追究”十项措施,创建场所“无三害”城市。
2013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目标,把“全民禁毒”作为平安建设“一号工程”予以重点推进,着力构建“六全”禁毒工作新模式(吸毒人员全数查处、涉毒场所全部管控、转运贩毒全力打击、戒毒康复全程帮扶、无毒创建全民参与、禁毒责任全面落实),率先在全国实现对“艾滋病”、性病、传染病等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零拒收”,经验在全国推广。国家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刘跃进评价:中山禁毒各项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激发活力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在平安建设中,中山市注重调动体制内外各主体的积极性,引领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让市民群众关注身边的事、协同解决身边的问题。
中山市大力推进全民齐参与的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将村居、厂企、学校、医院等基层“细胞”打造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载体。目前平安细胞项目已拓展到26项。“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出租屋”等“平安细胞”创建,覆盖了社会各方面,积“小安”为“大安”,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成为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
中山市通过有奖举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组建平安志愿服务队、竞争性支持民间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在全民禁毒行动中,开设禁毒有奖举报,建立超过20万人的禁毒志愿者队伍,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13家禁毒社会组织,建成24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服务站,社区戒毒康复实际执行率居全省第一,开创了禁毒人民战争新局面。
此外,中山市还通过举办公益创投活动,以竞争性小额资助的形式,支持民间志愿团体策划实施问题青少年帮扶、禁毒教育、防诈骗宣传等一批公益项目。
长效治理完善全民参与机制
在“全民治安”“全民创建”的探索过程中,中山始终坚持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理念,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问题入手,推动社会治理走向共同治理。充分调动群众了解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通过宣传发动和共同讨论,全民创建系列行动获得了绝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激发活力,推动社会治理走向高效治理。着力将民生实事办好,凝聚民心。近3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由市民“票选”确定。在消防管理、治安管理、出租屋管理等方面实施有奖举报制度,以重奖举报激发活力,对群众的举报专人密接、线索必核、属实必查、异地查处、顶格处理。违法犯罪行为成为过街老鼠,执法效率大大提升。
畅通渠道,推动社会治理走向系统治理。搭建不同群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平台,汇聚社会资源,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在全民除“三害”行动中,公开网上征集群众参与执法,“抓阄”明察暗访。实行第三方民意调查制度,广泛吸收群众意见,不断完善社会综合治理决策机制,并连续4年举办“我为中山善治献一策”金点子大赛,先后收到点子3900多条,近百个优秀金点子通过不同方式转化成社会治理的实际行动。
项目化推进,推动社会治理走向精细治理。着力构建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项目体系,将全民参与理念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化载体。在征集评选出的32个项目中择优支持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全民交通 警民互动”等10个共建项目,安排专家对接优化。
强化保障,推动社会治理走向依法治理。加强实践总结、理论提升,组织多次调研,召开数次专家研讨会,全面提升各项全民参与社会治理行动常态化、法治化。(邓新建 易剑 陈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