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由“乱”到“治”的船房“蝶变”

        来源:云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12/29 13:27:27
        字号:A A    颜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城中村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位于西山区福海街道的船房社区,这个昆明市人口密度最大、出租房最多的城中村之一,却频出“妙招”,一步步颠覆了人们对城中村的固有印象。
         
        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曾经饱受诟病的船房社区,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记者几经探访,发现了“蝶变”背后的秘密——党建引领、融合共治。
         
        十三天
         
        全市首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惊艳亮相
         
        西山区福海街道船房社区又“靓”了。
         
        去年,仅仅用了50天,这个昆明最大的城中村之一通过“微改造”完成了华丽蜕变,成为全市“微改造”的典范和样本,让社区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十九大闭幕后,结合十九大报告,在西山区委和福海街道党工委党建创新“先行先试”的鼓励下,仅仅用了13天,全市首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在船房社区惊艳亮相,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党组织前来参观学习。
         
        船房社区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民小组,现有出租房2512幢33000间,常住人口4300余人,流动人口7.2万余人,流常人口比例为16∶1,是目前昆明市出租房数量最多、外来人口最多、租住率最高的社区之一。流动人口管理难、治安卫生环境差、各类群体服务需求多样化,城中村的“三大通病”在这里都能找到踪迹。
         
        13天,全市首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如此的高效率出现在船房,绝非偶然。“要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需要场地,经过社区‘三委’和居民代表商议后决定,收回了社区的8家临街铺面用作服务中心建设。”船房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坤介绍,8家铺面有的已经多次转租,有的才装修开业不到1个月,但只用了1天就全部收回,这与辖区企业党组织的支持,以及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分不开。
         
        新落成的船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在船房小学旁。不到1个月前,这里还是连排的商店和餐馆。“最开始也没想到会那么顺利,当我们上门跟商户说明,收回店面是要增加为民服务的场所,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支持。”李坤说。商户李先生向记者吐露了真实想法:“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办理社保等事务,平常社区没少给我们提供方便。这次建设新的服务场所,我们也会是最终受益者,当然要支持。”
         
        带着大家的信任, 13天之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经过整合完善,船房社区党支部“一站两中心”作为社区综合性管理及服务工作的常态支撑平台,应运而生。
         
        “一站两中心”
         
        党建平台撑起社区建设
         
        “一站”即社区为民服务站。在船房社区,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人,只要到了为民服务站,迎接你的都会是诚挚的微笑。“两中心”是指社会治理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
         
        社会治理中心,配备了综治服务站、微型消防站等功能设置,将社区治安管理、安全隐患处置、流动人口管理、公共社会服务等全部整合进入,做到群众大小事务一站清。
         
        而此次新建成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则包含了流动党员之家、民情恳谈室、四点半课堂、社区大讲堂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局限于辖区居民、辖区内的企业。“党群服务中心随时向所有人敞开,这也表示社区资源大家都可使用。面向社会、党员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福海街道负责人说。
         
        在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清晰地标明了船房社区党委组织构架图。除了原有的12个居民小组支部外,还有方舟大酒店联合党支部、昆明银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等7个企业支部,以及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这样的构建,也表明了船房社区党建工作已经由“体内循环”的封闭运行模式走向了开放包容。
         
        科学合理的平台搭建,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船房的社区建设工作中,为居民带来的,不仅是成效显着的社会治理成果,还有更加强大的“亲友团”。
         
        创新机制
         
        城市党建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地域上来讲,我们虽然不算辖区企业,但船房社区党支部对‘邻居’一样欢迎,我们可以在党群服务中心使用场地开展活动,也可以像社区居民一样享受到四点半课堂等服务。”招商银行南亚支行党支部负责人说,正是看中了船房党群服务中心这样的平台,不久前才主动找到社区负责人,以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申请加入船房这个“大家庭”。
         
        目前,船房社区与15家公共户单位、社会组织等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成立党建联盟。每月20日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管理服务事宜。通过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企业思想工作联做、社区党建联动、城市卫生连管、社会治安联防、社区服务联办、计划生育联抓、科学文化联教、社区贫困共扶“八联”活动,有效整合了辖区资源,并将之转化为社会治理的举措。
         
        在“微改造”中,中国移动、自来水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不但为社区提供技术、工程等多方面支持,还投入资金654万元积极参与改造。
         
        如果把社区比作一个大家庭,那社会治理的目的,就是把“家”管好。像船房一样流动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把人服务好了,就是管好了家。
         
        结合社区流动人口多的特点,船房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为离家在外的党员找到了组织。依托12个居民小组党支部,社区为40余名外来流动党员建立了12个流动党员党小组,组织流动党员定期参加支部活动,并将流动党员身份在租住楼栋进行公示,带动流动人口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子女就学、就医、就业、出行等,是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难题。为此,船房社区投资1000余万元建立船房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达100%。积极协调昆明公交集团,“请”来了公交车从社区经过,解决流动人口出行难问题。投资70万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流动人口看病难问题。定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与辖区15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
         
        此外,还成立“流动人口助学帮教金”和“船房社区困难救助金”,对上不起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及时进行补助。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多的实际,成立了船房社区“儿童之家”,引入社会组织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难有所助,居有所属,这使外来的居民进得来、住得久,更增加了归属感,也让船房社区渐渐完成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以党员带动群众,以群众带动社区建设。在船房,“人人是主人、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在党建引领之下,福海街道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一关键,探索出了一条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党建工作新路子,有效强化了党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执政基础,为社会治理打下了牢固的根基,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慨:故乡虽远,船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