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杭州法院在线司法鉴定30天搞定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8/11/27 10:30:48
        字号:A A    颜色:
        针对痛点施策打通办案流程“中梗阻”
         
        杭州法院在线司法鉴定30天搞定
         
        □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王方玲
         
        长期以来,司法鉴定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被当事人和法官双重诟病。
         
        为做司法鉴定,当事人常常需要多次往返法院,多次补充材料,鉴定机构信息不透明,鉴定结果常常引起质疑,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一大痛点。而对法官来讲,等待鉴定意见耗时较长,鉴定结果未被采信等问题屡见不鲜,制约着办案质效的提高。有法官坦言,“能不做鉴定尽量不做”。司法鉴定的质效成为办案流程上的“中梗阻”。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杭州中院积极探索管理好司法鉴定机构以及改革司法鉴定流程等问题,提高了司法鉴定效率,优化了司法鉴定质量,解决了法官与当事人的双重困扰。
         
        今年7月20日起,杭州在全市15家法院推广在线司法鉴定平台。目前,杭州法院在线司法鉴定平台注册专业机构206家,在线注册司法鉴定对外委托账号996个,提交鉴定、评估案件2141件,结案1260件,结案用时从线下的平均两个多月缩短至30天。
         
        俞丽丽是余杭区人民法院的一线员额法官,在线平台的推广给她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她感叹说:“以前法官想做鉴定,先要把鉴定材料移交到本院负责对外委托的部门,再由这个部门委托鉴定机构,因为约束不够,鉴定机构动力不足,鉴定结果什么时候回来很难说,案件有审限限制,法官被拖得那个着急呀!”
         
        据了解,现在,依托在线司法鉴定平台,书记员将鉴定材料扫描上传后提交平台,当天就可以发起鉴定。而且还可以给鉴定机构设置回复结果的时限,资产评估类鉴定为15个工作日,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鉴定等为30个工作日,工程造价、质量鉴定为60个工作日,都很明确。如法医类中当事人要求鉴定伤残等级、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的鉴定,一般15个工作日就可以处理完毕,大大提高了鉴定效率。
         
        杭州在线司法鉴定平台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17年2月。为进一步破解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在杭州中院指导下,余杭法院率先利用之前在道交纠纷领域比较成熟的“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开展在线司法鉴定工作;2017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确定余杭法院为全省民事案件在线鉴定改革试点法院;今年7月20日,这项工作在杭州市正式全面推开。目前在线鉴定平台通过一期、二期、三期的试用、推广,已经基本覆盖杭州法院大部分司法鉴定类型,通过线上平台,法院、鉴定机构、当事人三方的数据实现共享,方便及时跟踪鉴定过程。
         
        余杭法院副院长庄根才告诉记者:“每起鉴定完成后,法官可以给鉴定机构打分,类似于网购的‘好评’,直接影响到以后鉴定机构的‘接单’情况,所以他们都很重视。不用多次跑腿,就能及时得到反馈,在线鉴定平台的推广,大大提高了鉴定质效和当事人的满意度。”
         
        近日,杭州中院通报了针对全市司法鉴定评估机构的考核情况。其中14家机构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被给予暂停委托1年或6个月的处理。
         
        这个通报结果的发送范围是杭州15家基层法院及各司法技术专业机构,同时抄送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很快,杭州中院司法鉴定处处长方艳云就感受到通报结果引起的“震动”:“以往是我们催着鉴定机构赶快出结果,现在是他们的电话找上门来。有关心考核结果影响机构声誉,甚至关系到机构能否继续生存的;有承诺整顿工作作风,规范履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从被动到主动,专业机构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考核司法技术专业机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酝酿启动到公布考核结果,历时数月。考核采取机构自评、委托法院考核、中院汇总抽查、召开座谈会、听取业务部门意见、走访相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等形式,目的是尽可能全面真实地评价鉴定机构的水准。
         
        据介绍,本次考核主要针对近年来进入浙江法院机构信息平台内的房地产、土地、资产类评估、工程造价、会计审计、产品质量、三类鉴定等专业机构,重点考核专业机构的执业能力、工作效率、操作规范、服务质量、文本规范、收费标准等方面。考核办法里有一条:“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法院委托,损毁、遗失鉴定材料,不履行出庭义务,出具虚假鉴定意见,给审判执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给予除名处理。”
         
        “考核办法明确了退出情形,净化了司法鉴定机构队伍,让真正有资质、有效率、有作为的机构承担更多委托,也是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方艳云说。
         
        杭州中院副院长林沛介绍说,对鉴定机构进行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要求各专业机构提高认识,更加主动作为,各基层法院要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台账制度。
         
        “下一步,杭州中院将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沟通,实现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共同探索在线鉴定机构、鉴定人准入标准和淘汰退出机制以及司法鉴定错误责任追究制度,共同督促专业机构规范执业行为,提升司法鉴定服务审判水平,充分发挥司法鉴定保障审判活动的积极作用。”林沛说。
         
        本报杭州11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