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10/16 12:06:09
“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彭文忠是上海金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他接手的执行案件,执结率高达99.9%,深受当事人信赖。现在除了传统的执行办法之外,他还掌握了现代科技在执行中的应用,只要点开上海法院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老赖们的银行账户、固定资产、身份信息、各种证照均一目了然。
江苏无锡的孔律师刚刚接手一个上海案件,打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站,进入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向全国律师开放的“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输入账号和密码,便完成了登录。从递交材料到完成网上立案,仅用不到10分钟。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区公安分局民警俞昕把正在办理的一起盗窃案的相关证据材料输入上海高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研发的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系统提示,案件缺少一份扣押清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证据标准指引,让我们从办案之初就发现了工作瑕疵或者遗漏,从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俞昕对这个最新配备的“智能助手”感到非常满意……
近5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上海法院系统推出的诸如此类的“首创”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这些敢为人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块均与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上海法院最具辨识度的一块品牌。
在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的记忆里,2013年年初,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海社会各界对法院存在的“三难”问题意见较大,上海市委还将此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57项整改事项之一。所谓的“三难”问题即“立案难、执行难、联系法官难”。
如何借助司改的东风和高科技的力量支撑,着力解决现实难题,成为当时横亘在这位上海高院初任院长面前最为严峻的挑战。他告诉记者:“近5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理顺了原来体制和机制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锤炼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队伍;而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则给法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破解工作难题的利器,极大提升了司法审判质效、服务群众能力和司法公信力。”
据悉,此轮司法体制改革启动后,上海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率先拉开帷幕,在此后的几年里,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法官选拔和职务序列管理制度、职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涉及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内容得到先行先试,成为“上海样本”。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法院系统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纳入全新司法生态的构建之中,为老百姓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满足他们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据悉,为了解决立案难、联系法官难,早在2014年年初,上海法院就在全国率先开通12368诉讼服务平台,通过热线、网络、短信、微信、APP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诉讼服务的品质和效率,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诉讼。在此基础上,上海高院又于2015年年初正式开通了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如今这一平台向全国律师开放,全面实现了“网上立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见证了这一切,他告诉记者:“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法官和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律师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律师的工作效率,而且保障了律师的执业权利,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看上去是服务的便利,实质是执业的保障,更是彼此的监督。”
为实现“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目标,上海法院系统以执行体制改革为动力,破除一系列影响、制约执行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研发成功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建成了作为执行工作信息化管理中枢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使用的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囊括了诸如流程管理、执行查控、案款发放、案情分析、执行威慑、执行公开、移动执行、执行监督、指挥管理等近百项功能。
今年9月12日,上海启动了全市法院执行会战100天行动,这个时间也是“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时间表的最后100天,由此吹响了解决执行难的最后号角。
“解决‘三难问题’,就是要无限接近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要求和期待,借助司改东风和新技术的支撑,我们不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还给他们提供了最为便捷、最低成本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极大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同时也铸就了上海法院的司改品牌。”崔亚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法院系统立足自身实际,坚持‘首创’精神,在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中,在法治上海、平安上海建设的进程中稳步前行,以卓越的工作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余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