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六大工程”推进“法治毕节”创建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12/15 21:48:00
        字号:A A    颜色:
        “六大工程”推进“法治毕节”创建
         
        社会治安“三降三升”安全感满意度持续递升  
         
        2015年11月,贵州省召开“法治毕节”创建工作动员会,正式以毕节市作为“法治贵州”创建的首个试点城市。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作出批示:扎实推进“法治毕节”创建各项任务,为“法治贵州”建设探索有益经验。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法治毕节”创建开始全面推进。
         
        为此,毕节市积极探索,以“六大工程”(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实施的法治政府建设工程、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根本实施的公正司法天平工程、以弘扬法治精神为重点实施的全民守法宣教工程、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实施的法治惠民服务工程、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方向实施的生态文明法治工程、以强化权利制约为关键实施的法治监督检查工程)为统领,全面推进“法治毕节”创建。
         
        在“法治毕节”创建一周年之际,“六大工程”进展如何?《法制日报》记者近日来到毕节一探究竟。
         
        “法治惠民”服务创建
         
        “在校期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再也不会去做坏事了。”曾在毕节市育新学校就读的郭某说。
         
        “本打算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活了,但经过所里的教育和培训,出所后又安排了这么好的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真好。”半年前戒断毒瘾离开强戒所的毕节市民李某感慨地说。
         
        ……
         
        为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毕节市以“法治毕节”创建为抓手,以实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六项工程”为统领,坚持“高规格谋划、园区式定位、集团化运作”工作思路,形成“建设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排查数据化、服务精准化”四轮驱动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机制,实现了“底数清、动态管、服务好”的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效。
         
        “毕节市全面实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创新机制以来,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效果。结合‘法治毕节’创建的契机,更保证了平安建设、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毕节市委副书记李建介绍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市实现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六项工程”全覆盖,成建制县区均建有育新学校、精神病院、关爱医院、阳光企业、安置帮教基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了社会治安“三降三升”(刑事案件下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下降、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下降;重点人群排查管控上升、救治救助上升、安置帮教上升);实现了安全感满意度连续递升、全市政治大局稳定。
         
        “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管住了特殊人群,就抓住了治安重点,服务好了人,就服务好了社会。尤其是刑释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作为困难群体,更是服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怀和帮扶。”毕节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周全富说。
         
        “法治宣教”助力工作
         
        “全市特殊人群共41万余人,由于基数较大,涉及特殊人群的案事件时有发生,一度成为制约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形象的突出‘短板’。”毕节市委宣传部长何云江介绍说,2015年以来,毕节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大喇叭响起来”“赶场天赛起来”“党组织联起来”“宣传队演起来”“‘夜校’办起来”“文化墙建起来”“村规民约立起来”等活动。
         
        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市共计举办“法治毕节”创建培训班(含专题讲座)153期,培训干部88414人次。将法律知识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对农村“两委”和农村“法律明白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与全市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
         
        为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营造“法治毕节”创建的浓厚氛围,毕节市先后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在网站开设“法治毕节”专栏,设有新闻报道、图片播报、视频新闻、法治在线、政策解读等6个栏目,还设有网民互动区域。2016年以来,共发布稿件460余条。
         
        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德治法治协调发展,毕节扎实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定期发布企业、个人诚信“红黑榜”;依法依规查处公职人员违反公序良俗行为。据统计,2016年以来,毕节以推进“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为契机,开展了4300场20余万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道德讲堂”活动。
         
        “‘法治宣教’是‘法治毕节’创建的先头兵,强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毕节’的创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法治文化载体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建设。”毕节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何志勇表示。
         
        “法治政府”夯实基础
         
        毕节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法制办主任江耀波告诉记者,毕节市的“四个抓创建”(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围绕法治思维转变抓创建;夯实基层基础,围绕营造氛围抓创建;培育试点示范,围绕亮点引领抓创建;强化督促指导,围绕解决问题抓创建)为夯实“法治毕节”创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毕节市在2015年11月成立了“法治毕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6个专项组。要求领导干部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法治思维转变。同时,落实工作指标,明确责任、任务、进度检查,并制定了《毕节市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将省市要求细化为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作为考核评价标准。
         
        2016年3月4日至4月3日,毕节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依法行政大讨论,学习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依法行政问题台账,并积极开展整改。
         
        据统计,截至目前,毕节市政府法制办已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前置审查48件次,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55条;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市政府25件规范性文件及时报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率为100%,对市直部门30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登记编号。
         
        “‘法治政府’为‘法治毕节’创建夯实了基础,也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贵州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彭德全表示。
         
        据悉,为夯实基层基础,毕节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有效推行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目标,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变“群众跑”为“网上跑”,变“8小时服务”为“24小时服务”,变“现场服务”为“远程服务”,切实打造一流政府公共服务新平台,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促进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经过7次审批制度改革后,已将49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173个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39个部门244项,减少比例达66%;审批流程由原来的平均10个减少为3个,减少比例达70%;审批时限由原来的平均25个工作日减少到3.68个工作日,减少比例达85%。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8个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毕节狠抓试点改革破解重点领域执法难题、狠抓复议应诉机制提高行政案件质量、狠抓“法治政府云”平台建设保证创建科技含量。同时,全面推开法律顾问筑起“法律围栏”,为法治政府建设延伸触角,为培育“法治政府建设+”载体提供抓手。此外,公正司法天平工程、生态文明法治工程、法治监督检查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同步进行,为“法治毕节”创建添砖加瓦。(王家梁 冉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