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7/12/17 11:25:39
8月24日,农历七月初三,湛蓝的天空白云缭绕,阳光如水般流淌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巴尔虎草原上,通往宝格德乌拉圣山(草原上自然形成的最大“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当地牧民会自发在圣山举办祭祀活动)的路上人头攒动,山脚下一辆车身写有“草原检察直通车”的检察工作专用车吸引了大量牧民和游客的目光。
“这次祭山活动有10万余人参加,差不多是我们旗总人数的3倍,这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好机会,不能错过!我们就把‘草原检察直通车’开到了圣山脚下。”新巴尔虎右旗(下称“新右旗”)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科长吴晓军说。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开展预防讲座,传统的祭山活动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送法服务的新载体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把在农牧区建设基层检察室摆在重要位置,为牧民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以期实现检察服务全覆盖。2015年8月,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召开了基层检察室建设现场工作会。“全旗2.5万平方公里,3.7万人,一平方公里不足2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检察监督很难覆盖。设检察室吧,要配办公设施、配备人员,对于我们这个只有39名干警的‘小院’来说,也很难。”会后,新右旗检察院检察长包玉山感到,检力下沉是客观需求,设检察室又有难度,左右为难。
经过征求意见和反复研讨,大家认为打造车载式移动检察室可能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在呼伦贝尔市检察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包玉山亲赴郑州生产厂参与设计、指导督办,创新生产了可以直接开到牧民门前的全地形、全天候“草原检察直通车”,通过车载信息化装备可实现远近程信访接待、办公办案和现场法治宣传等。因具有“房”和“车”的功能,直通车可满足干警24小时野外执行工作任务和基本生活需求。
“第一次使用直通车,我们就尝到了甜头。”提起第一次运用直通车进行法治宣传,吴晓军满脸自豪。
2016年11月1日,新右旗检察院预防科和控申科干警乘坐直通车来到达赉苏木(蒙语,乡镇)进行法治宣传,干警们向牧民们发送了宣传资料,并邀请部分牧民登上直通车,通过高清LED显示屏观看了宣传片。快结束时,一名牧民向干警递交了一封信,举报其所在嘎查(村)原嘎查达(村委会主任)呼某和牧民山某贪污草原补贴。
参与当天活动的副检察长图布信立即召集干警开会,大家认为线索可查度很高。因现场没有反贪干警,图布信决定利用直通车远程视频功能直接向检察长汇报。“为节省时间,避免发生犯罪嫌疑人得知消息后串供、毁灭证据、出逃等情况,立即初查!”听完汇报,包玉山当即作出决定。干警们先后走访20户牧民,收集到了有力的证人证言。
“往回走时,满天星斗。虽然很辛苦,干警们还是很高兴,一路上欢声笑语。”吴晓军说。后经反贪部门调查取证,于同年11月30日立案侦查。目前,呼某和山某已经被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截至目前,“草原检察直通车”已经深入辖区内7个苏木、51个嘎查、11个社区、8014户牧民,还与64名检察联络员进行了座谈。“有了一辆直通车,相当于建了无数个检察室……”每每提及直通车,寡言少语的包玉山总有说不完的话。
公益诉讼的新利器
8月9日,一架无人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兰诺尔湿地缓缓升起,其摄像镜头下的场景清晰传进直通车里。只见湿地宛如蓝色的哈达,蜿蜒缠绕在美丽的草原上。各种珍稀的鸟儿此起彼伏,啁啁啾啾。这是“检察直通车”航拍设备对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进行监控的现场演示。
作为最高检确定的公益诉讼试点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作为自治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重点,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晓红在全市检察长会议上提出了“用‘检察蓝’真情守护‘呼伦贝尔绿’”的工作要求。
新右旗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与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林业水利、草原监理等单位签订责任状。利用“草原检察直通车”上的航拍设备,重点对辖区内“两湖两河一湿地一圣山”的生态环境和25家企业对草原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根据航拍设备提供的影像资料,可以及时发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区域环境治理动态等情况,随时锁定和掌握违法违规证据。
今年3月20日,新右旗检察院民行干警在对达赉苏木罕乌拉嘎查国家公益林地进行日常巡查后,发现视频图像有变化:有人在公益林地上从事打草作业、畜牧业生产,还搭建了违建物等。这一行为可能对公益林地造成破坏。干警们遂展开了现场调查,证实是常某放养了80头牛,修建了鸡舍,还堆放了大量的固体废物,侵占公益林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干警们立即用航拍设备拍摄了30张照片及一段视频,固定了证据,然后向旗林业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但在法定期限内,对方却未回复。
经市检察院批准,新右旗检察院于5月27日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6月26日,法院依法判决新右旗林业水利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行为违法,责令其履行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职责,恢复公益林地原状。
2015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着力护航“绿色发展”,摸排公益诉讼线索59件,已履行诉前程序案件48件,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3件,全部试点院公益诉讼案件均已起诉并全部判决,案件判决数居全区第一。
刑事执行检察的新手段
“我们辖区内有7个司法所,散布在2.5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开一天也跑不了几个所,开展监督工作难度很大。”新右旗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局长包金山说,“草原检察直通车”采用四驱发动机,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及路况,这给开展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2016年11月中旬,包金山和干警们乘坐直通车来到克尔伦苏木,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我们选择将直通车开到离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较近的地方进行约谈,并对约谈内容进行了详细记录。”包金山说,当天约谈了6名社区矫正人员,均属于克尔伦司法所管理。
约谈结束后,驱车来到克尔伦司法所,将约谈记录与社区矫正工作档案进行比对时发现,在2016年上半年外出务工或看病就医的3名社区矫正人员的档案中,没有相关请销假手续。随后该院向新右旗司法局发送了检察建议。司法局对辖区司法所进行了检查,对发现有上述管理不规范行为的司法所进行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该院。
截至目前,新右旗检察院利用“草原检察直通车”对辖区7个司法所37名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情况进行监督,发现工作不规范、矫正方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该院向各司法所发出11条检察建议,各司法所全部完成问题整改,并以书面形式予以反馈。
“‘草原检察直通车’拉近了检察机关与牧民的距离,确实能够服务到心坎上,值得肯定。我们将继续开拓‘检察直通车’的使用途径,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张晓红说。
“这是一种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创新模式,符合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总体要求。这种创新模式符合检察工作和地域特点,在同类地区可复制、可推广。”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马永胜在视察“草原检察直通车”时充分肯定。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zixun/2017-09/19/content_11430891.htm)